「子宮肌瘤」,顧名思義就是發生於子宮內平滑肌的腫瘤,子宮位於骨盆腔內,主要是讓胎兒著床成長的一個體腔,由厚實的平滑肌所構成。自青春期起平滑肌細胞受到荷爾蒙的控制,產生週期性的月經變化,此時子宮壁隨著排卵期及生理期的交替、時而增厚或變薄,這種反覆的機制可能就是肌瘤產生的重要病因。除此之外,個人體質或遺傳的差異也是長肌瘤的重要因素。


一、子宮肌瘤發生率

  35歲以上的婦女,患有子宮肌瘤的機會約達20~40%,發生率最高為年齡介於 35~45歲之間,也就是平均每3~5位婦女當中就可能有一位患有子宮肌瘤,但幾乎不會發生在初經之前與停經之後,其好發於未生產過或不孕的婦女,並且有家族遺傳的趨勢;其次也常見於子宮內膜肥厚和子宮內膜異位病症的婦女身上。


二、子宮肌瘤可分為三種

(一)間質肌瘤--
  為最常見的子宮肌瘤,生長在子宮肌肉層裡面,如果延伸到子宮擴韌帶就是韌帶內子宮肌瘤。
(二)漿膜下肌瘤--
  由肌肉層向骨盆腔方向生長而往外突出,有的會形成有蒂的肌瘤。這種肌瘤因為其生長空間較大,故一般都長的比較大。
(三)粘膜下肌瘤--
  為肌肉層生長出來而往內向子宮腔突出,有時也會形成 蒂而充滿子宮腔甚至經子宮頸而突出於子宮外,這種子宮肌瘤是最少見的一種。


三、臨床症狀

  子宮肌瘤不一定會直接反應出臨床症狀,其症狀的產生主要取決於肌瘤的位置、大小、懷孕及惡性狀態,大約三至五成的患者會有以下症狀:
(一)不正常的子宮出血:
  大約30%的病人會有不正常的子宮出血,這是子宮肌瘤最重要的臨床表現。大部份病人會有月經延長及月經變大量的現象,但亦可能以任何其它形式的出血表現,如月經前點狀出血。
(二)腹痛:
  一般的子宮肌瘤並不會有腹痛,但在下列的情況可能產生腹痛:
  1.因血液循環不良或感染造成子宮肌瘤的壞死變化。
  2.有蒂的子宮肌瘤若其根部發生扭轉亦會造成腹痛。
  3.當子宮肌瘤由子宮口突出時,子宮會有排除性的收縮而引起腹痛。
  4.若子宮肌瘤壓迫神經有可能引起背痛並傳達至下肢。
  5.子宮肌瘤若產生粘連會因牽扯而產生痛。
(三)壓迫症狀:
  子宮前臨膀胱,故當子宮肌瘤壓迫周圍組織時,可能引起頻尿、小便滯留、小便失禁及輸尿管水腫等症狀,此外子宮肌瘤亦可能造成便秘、脹氣、下肢水腫和靜脈曲張等現象。
(四)不孕:
  子宮肌瘤若超過五公分,可能因影響精子的運輸、不正常的輸卵移動及不正常的子宮血流因而引起不孕。
(五)流產:
  子宮肌瘤的患者自然流產的可能為正常的2-3倍,且流產的比率於子宮肌瘤摘除前為40%;摘除後為20%。


四、治療方式

  子宮肌瘤的治療因人而異,如果沒有任何臨床徵兆的子宮肌瘤,可以不用立即治療,但需定期複檢,大約每三至六個月一次。肌瘤發生惡性病變的可能性只有0.1-0.5%,所以並不是所有肌瘤都需要手術。但是對於有臨床症狀的子宮肌瘤,大多是因子宮出血而考慮手術治療。一般的治療方法包括:
(一)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可分為兩種,一為摘除子宮肌瘤;二為子宮切除。婦女在切除子宮肌瘤之後,大約1-5%仍有經血過多,5-10%肌瘤復發,20%的婦女在切除肌瘤之後到後來還是切除子宮。唯子宮肌瘤復發時,都長得很慢。停經時,其肌瘤也會慢慢地變小。
(二)放射治療:
  此舉是破壞卵巢的功能,使病人呈現停經狀態進而達到目的。但目前顯少使用此法,除非病人患有重大疾病,例如:心臟衰竭等才考慮使用此方法治療。
(三)藥物治療:
  藉由可減少血液中雌激素的藥物,可能縮小子宮肌瘤。但在停藥後肌瘤會漸漸恢復原來大小,並於第六個月恢復原狀。或此時用藥物治療其子宮異常出血的現象。
(四)介入性療法:可分為兩種
  1.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這是一種利用腹腔鏡介入且可保留子宮的介入性手術,如果肌瘤數量小於三顆每顆小於5公分,婦科醫生可利用腹腔鏡來將肌瘤切除,但副作用是腸子粘黏,而且一般子宮肌瘤以多發性最常見,常常長得很大之後才有症狀,所以只有少數子宮肌瘤適合這種手術。
  2.子宮肌瘤栓塞療法:子宮肌瘤栓塞療法是一種非開刀的微介入性治療,手術是由放射專科醫師執行。放射專科醫師只要由兩側鼠蹊部位的股動脈介入一條針狀粗細的微導管到子宮動脈,注入栓塞劑直到血流停滯就可以了,手術時間短且住院天數少,病人恢復較快,而縮小肌瘤可達70%的有效成功率,臨床症狀可以改善達80~90%。


五、護理指導

(一)傷口護理:
  1.保持清潔乾燥,術後十天才可沐浴,若不慎弄濕傷口,可以用清潔毛巾拭乾或用優碘消毒後予以乾燥,膠帶需待其脫落才更換,不需天天更換。
  2.傷口以美容膠粘貼,每日檢查是否有紅腫或不正常分泌物,若有上述情形隨時回診檢查。
  3.美容膠帶可持續貼3-6個月預防疤痕增生。
  4.傷口經過臍部者則需注意臍部清潔。
  5.傷口偶有輕微抽痛情形持續數月,仍是正常現象,若是傷口上局部一處抽痛則需觀察。
(二)飲食攝取:
  1.少量多餐,每日攝取2000-3000ml的水份。
  2.儘量勿食刺激性食物,如太辣、太腥、咖啡、煙、酒、茶。
  3.告知腸胃蠕動以及消化情況仍未正常前,避免吃易產氣之食物,如豆、奶、蛋類、地瓜、洋蔥等。
  4.多攝取高蛋白、纖維、維生素之食物,例:魚、肉、蛋、蔬菜等,以利傷口復原及促進排便減少便秘現象。
(三)術後活動:
  1.出院後二週內避免爬樓梯,並動作減緩。
  2.三個月內避免從事下列活動,如騎馬、騎乘機車、腳踏車、劇烈活動、長期維持坐姿,以免骨盆腔充血。
  3.術後6-8週內勿提超過5公斤之重物,若提物時可使用束腹帶,以免震動所引起之疼痛。一般提重物的標準仍視個人體。
(四)月經回復:
  術後1-2週內會有少量淡紅或紅褐色分泌物是正常的,但之後陰道即不再有異常出血情形。子宮全切除者無月經;肌瘤切除者,則記錄觀察月經量。
(五)居家用藥:    
  注意藥物服用之時間、劑量及注意事項,若使用鐵劑時,解便可能呈現墨綠色或灰黑色。
(六)性生活
  1.術後三個月,經醫師檢查子宮頸切除後之傷口,癒合良好,即可正常性生活。
  2.過度時期夫妻應互相配合,並多給予彼此精神支持。
(七)個人衛生:
  1.每天至少清潔外陰部一次,並觀察有無異常分泌物。
  2.避免自行陰道灌洗,破壞陰道內正常酸鹼度。
  3.一個月內洗澡以淋浴為佳,避免盆浴。
  4.至少三個月內勿行三溫暖及游泳等泡在水裡的活動。
(八)回診:
  1.若有異常現象如發燒、腹部劇痛、陰道有異常分泌物、有惡臭、及不正常出血則立即返院。
  2.依醫師指示定期回門診追蹤。


六、結語

  由於手術治療具有全身麻醉的危險性,而手術後可能又會引起腸子粘黏和留下疤痕,此外直接切除子宮對某些婦女而言,心理及身體的負擔太沈重,且可能需要持續的荷爾蒙補充治療。在自我意識高漲的近幾年,許多婦女選擇使用介入性療法來治療子宮肌瘤。

資料來源:長庚醫院嘉義院區癌症防治中心
網址:http://www.cgmh.org.tw/jhc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龍龍的心情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